初三,家家户户就开始出门走亲戚了,除却了与宋向文家初一的特殊情况相似的家庭,绝大部分的人家都会在初三开始串亲戚。初三是第一站,而且家家户户基本都会去到同一个亲戚家,也就是女方的娘家,初三回娘家,是宋向文这边几代人的习俗。初三早上,宋召华率先从炕上爬起来,今天的他早上比较闲,往常还要生炉子,但是今天要去丈母娘家,就不用早上起来生炉子了,他这么早起来,是为了去宋庄北边一两公里之外的西广村赶集,去买新鲜的猪排骨作为回娘家的礼物。虽然说绝大部分都会在初三开始串亲戚并不开始工作,但靠出门赶集或者摆摊作为营生的小贩们往往会在上午摆摊,临近中午了再收拾起来串亲戚,反正就是吃个饭拜个年,年年如此,去了也是侃大山,挣两块钱比坐着吹牛好得多。
早起的宋召华把隔天的饺子和菜放在大锅里烧上火热了热,自己在厨房里吃了两个凉饺子就准备出门了。西广村的集太小了,就摆在村子里面东西的大街上,也就一百米长,摆了两趟,卖猪肉的就一两个,去的晚了,好点的排骨早就让别人抢去了,而且小贩们也是要出门串亲戚的,十点多就收拾起来了,没人会有太大的热情去经营生意。
戴好了耳罩和手套,宋召华拿着摩托车钥匙向着房门走去,“早知道年前二十八集上就买点了。”宋召华边走边向刘二姐说着,刘二姐早就习以为常,是个人就会说“早知道”,但是宋召华说的频率却有些多,在刘二姐心里,过去的事情不要为之纠结,当然,除了早年自己的婆婆联合小姑子欺负自己,她能记一辈子。走到平房里,推出来摩托车,身材不大的宋召华费力地跨上车座,插上摩托车钥匙,拧开开关,右脚猛力一蹬车子右侧跟踏板齐平的启动杆,“咚咚咚”摩托车响了两声就哑火了。“嘶,没骑两天长毛病了?”说罢,宋召华试着屁股抬起,把右脚稍微抬高了大约十厘米,憋一口气,一脚踹到底。“咚咚咚”这下摩托车启动起来了,宋召华骑着出了门,骑过了宋庄东河大桥,过了大桥从十字路口向南拐,沿着不宽敞的水泥路向南,十分钟就到了西广村,进了村也就看到了西广村集。
从一个熟悉的面孔处买来了二百块钱的排骨,今早上才杀的猪,这倒是不假,自己虽然不怎么爱吃肉,但是看过不少杀猪的,虽然不像卖猪肉的那么专业,但是是不是好肉自己一眼还是能看的出来。宋召华买东西不爱讲价,很少几次他去买衣服鞋子,小贩报出价格,他就会说一句“便宜点。”当然只说一次,如果小贩说“行了大兄弟,咱俩实实在在的,我给你一个进货价。”他不继续向下压价,就这么成交。如果小贩说“这已经是最便宜了。”他看的上眼就买了,也不管小贩赚多少他亏多少,他看不上眼,转身就走,不想浪费时间。他最不喜欢的事情之一,也就是跟刘二姐赶集,也不能说是针对她一个人,好像所有的妇女都会斤斤计较那一块钱八毛钱的零头,何必呢?也许是因为不管钱不知道钱珍贵吧,农村的汉子有的是力气,但是却没有什么生活的热情,他们早上带着一身力气出门,晚上带着一身倦意回家,用一身的力气换来一张张钞票,转身交给媳妇,让她们负责一家的开支。自己是一个家的顶梁柱,自己的媳妇,则赋予了家真正的温度。过日子,一定要两口子有分工,谁都想做主或者谁都不想管,那日子过得指定就不会那么舒坦。好在,在自己家,自己和自己的媳妇确确实实是合适的。
当宋召华骑着摩托车回到家,从摩托车把手上把红色塑料袋装的排骨取下拎到屋子里面时,已经是九点钟了。刘二姐和两个孩子已经起床并吃完了早饭,三个人围坐在炕上把脚伸进叠好的被子底下,用一点睡觉压出来的余温暖着脚看着电视上的节目。“这是多少钱的,哎呦不少。”刘二姐放下手里没嗑完的瓜子,抽出脚下炕接过宋召华买的排骨。“小200,我看肉不糙,猪挺好。”宋召华摘下来手套,把他随手扔在了炕上,向着平时他们一家在地上吃饭时用的四角方桌走去,给自己倒了一杯水。“嗯,是不错,就是有点多。给恁娘送过去点吧,我分分。”自从几年前跟自己的婆婆打过几次架,刘二姐在私下里从来不叫婆婆叫娘,当着娘家人就叫召华他娘,当着孩子就叫你们奶奶,当着宋召华就叫恁娘,只有在面对族亲或者不得不面对二老的时候才喊一句娘。“不用了不用了,放冰箱里两个孩子就吃了。”宋召华被风吹得不想再出门,哪怕走几步也不想。“给他们点吧,大过年的煮煮吃。”刘二姐拎着排骨去了厨房,找了一个塑料袋装了小一半,让宋召华去送过去。
“那咱们穿衣服走吧,拿着那箱子李庄送来的牛奶,再上街买点熟的,带点排骨就行了。文文,婷婷穿衣裳吧。”刘二姐把排骨重新包起来,对这两个孩子和送排骨回来的宋召华说。刘二姐的父亲刘万很喜欢啃猪蹄和卤出来的熟食,每次刘二姐回娘家都会在街上买一些。
一辆摩托车,本来也就能坐三个人,但是因为宋向文家除了手扶拖拉机之外只有这一辆燃油车,而且自行车大冷天的蹬过去也太冷了,所以一家人就挤挤用一台摩托车。宋向文坐在最前面,宋召华第二,身体前倾护着宋向文,宋婷在宋召华后面,刘二姐在最后,扶着摩托车最后面的座子边缘。几年来,一家人就是这样在节日中出门串亲戚。在宋庄大街上的流动熟食摊子上买了两个猪蹄,一小截猪肠子,宋召华就骑着摩托车向东开去,去往两公里外的刘庄。
距离进入刘庄主干道还有几十米的时候,刘庄大门的铁架门就被坐在最前面的宋向文看到了,铁架子已经生锈很严重了,呈现出了棕色,斑斑点点的还有黑点在上面。整个架子就只是单纯的架子,原来应该有毛庄几个字焊接在架子上面,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掉落了,这不存在于宋向文的记忆中。右拐进入刘庄主干道,一个大斜坡用刘庄北侧直接通到刘明的家门口,刘明家正门面向主干道,这也是他选择在家里开一个小超市的原因,宽敞的大路,秋天晒满了玉米,到了冬天,满地的红色炮仗皮像是给地面上了妆。坐着摩托车走在上面,闻到了火药的淡淡香味,这是专属于刘庄年夜的味道。来到刘万老两口居住的小屋子胡同口,宋召华刹车靠边,一家子人按照顺序下了车,刘二姐已经拎了一路的奶和熟食排骨,手早就失去知觉了,下了车,先把礼物放在地上,狠狠的把手弯了几个来回,才走在前面把宋向文抱下来。
摩托车燃油机的声音,在屋子里忙活饭菜的王娥听得清清楚楚,她赶忙放下还没洗完的菜,推开小屋绿色的小门迎了出来。“姥姥过年好!”宋婷率先开口道,她自己抬腿下了摩托车,拎起来地上的排骨,向着姥姥家门口走着。“姥姥过年好!”“诶好文文,恁都好,都过年好昂。”“娘,过年好!”宋召华夫妇几乎同时说出口。王娥没有接,而是接过宋婷拎着的重重的骨头和奶说着“不用带东西了,恁大姐也拿了这么多。”刘美已经回娘家半个小时了,在厨房里煤气灶前面忙活着。“俺大姐来了,她们来的不慢。”刘二姐拉开门,宋向文一家子就进了屋子。